网站首页→所内新闻
转载:吉林“玉米大豆间作技术”喜获成果
时间:2012-12-04
 

   

   

中国食品报(记者白雪)2012年11月27日报道:

    目前,中国对于大豆的需求越来越依赖于进口,预计在2012年,中国大豆进口量将达到5750万吨,更是创下历史新高。作为大豆需求量最大的国家,我国大豆自身产量却在不断下滑,今年我国大豆产量仅为980万吨,创历史最低。面对如此严峻的情况,提高我国大豆产量成为了刻不容缓的问题。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刘宝泉研究员对于我国大豆目前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经过十余年的大豆矮秆品种选育以及三年间作组合筛选和示范,终于实现了大豆玉米间作,获得了“玉米不减产或减产5%以内,每公顷额外收大豆1000公斤以上”的成果。

  在采访中刘宝泉研究员表示,“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不断缩减,也源于大豆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远不及玉米,所以要重新认识大豆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就要服从于玉米优先的原则,恢复大豆生产要以玉米生产为主,大豆生产为辅的新思路。”

  据了解,大豆玉米套种是提高土地产出率的传统技术,而如今的大豆玉米间作技术正是立足于现代大豆、玉米株型育种的新成果,把单一作物的株型研究扩展到双作物株型研究,组成矮秆大豆和耐密玉米株型间作的双株型复合群体,充分利用大豆和玉米的形态、生理差异和互补,获得具有新内容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另外,在中国玉米的主产区,由于多年连续的重茬种植,大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地力下降。不仅由于大量施肥使种植成本不断加大,同时玉米增产难度增加。此项玉米大豆间作技术可使土壤流失量和地表径流量明显减少,同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经过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不懈的努力,玉米大豆间作技术已日趋成熟。玉米耐密株型改良有了重大突破,大豆矮株耐阴品种选育也有了长足进步,已经可以筛选出玉米不减产、额外每公顷增获大豆1000公斤以上的间作群体,并进入到了生产示范阶段,广受好评。

  玉米大豆间作技术从2010年起开始示范,在吉林省农安县、公主岭市、左家等多地进行试种,其中实验最好的间作组合可实现间作玉米较单种玉米减产1.5%—6.5%,而每公顷可额外收获大豆1000公斤,最高产量可达1150公斤。在间作技术趋于成熟的同时,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也开展了玉米大豆间作播种研究和两行大豆玉米收割机选型和改造,实现了间作主要环节的机械化。

随着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在刘宝泉研究员的带领下,玉米大豆间作技术也将日趋完善,这项技术对打破我国现今大豆产量不容乐观的僵局有着重要意义。

 

   http://www.cnfood.cn/dzb/shownews.php?id=7768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版权所有: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技术支持: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服务中心网络与多媒体信息部